近期,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关于用人标准的观点,引发了全网的热议,其原话有二段表述:
一是:我认为海归派很优秀,但是格力电器文化有格力电器文化的自己思考,我们坚定的要培养自主研发人员,所以我们没有一个海归派。我们相信,中国的高校应该有能力培养出优秀的人才。
二是:我们在人才培养中,绝不用一个海归派,海归派里有间谍,我不知道谁是谁不是,我只能保守的选择,在国内的高校培养我们自己的人才。
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
董明珠的上述观点既肯定了海归派的优秀,又阐明了格力企业文化的思考和价值取向以及培养人才的原则和模式,坚信中国的高校应该有能力培养出优秀的人才。她的这些观点条理清晰,逻辑缜密,质朴本真,揭去了当下披在海归派身上的高贵外衣,褪去了其华丽的光环,还原了其客观的原貌,彰显了格力公司对于海归派的理性认识以及对人才价值观的理性思考,赢得了国人的广泛认同和支持。
然而,董明珠的上述观点却触碰了公知大V等既得利益群体的敏感神经,使其破防,恼羞成怒,气急败坏,对董明珠的观点上纲上线地扣帽子,打棍子,要求她公开道歉,还扬言要对其发起法律诉讼,其强烈的反对之声甚嚣尘上,欲将其置之死地而后快。
对此,本文针对那些反对派们挥打格力公司及其董明珠的三根棍棒,谈谈自己的一些认识和思考:
第一根棍棒的上纲上线:董明珠的观点是对海归人士的职业歧视,违反了国家的法律法规。
呵呵,此棍棒可真够吓人的了,但令人可笑的却是一根拉扯虎皮当大旗、偷换概念、指鹿为马的纸糊棍,着实不知其究竟是法律基本常识太匮乏,还是居心叵测了。
首先,我们从法律层面上来看:
1995年1月1日起施行,2018年12月29日第二次修正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十二条明确规定:劳动者就业,不因民族、种族、性别、宗教信仰不同而受歧视。
显然,我国目前的法律法规并未明文规定将归属于“教育背景”或“经历范畴”的海归留学生列为禁止歧视的类别,这也是现在我国各行各业均可以根据本单位的企业文化以及工作岗位的实际需要,针对求职者的毕业院校、学历、专业和经历,实行规定性有条件招聘的重要法律依据。
因此,请问:董明珠的观点何罪之有?那些反对派们如此扣帽子是否有涉嫌歪曲国家法律法规,栽赃诬陷他人之罪呢?董明珠不起诉他们,算他们三生有幸了,知趣的就请趁早闭嘴收声,并向董明珠道歉吧!
其二,我们从企业管理的角度上来看:
萝卜和白菜各有所好。董明珠根据格力的企业文化、战略思考、用人价值观以及岗位需求,尤其是鉴于多年来因各类间谍活动给国家以及格力公司造成巨大损失的惨痛教训,依法提出和制定其用人标准和规矩,是国家法律法规赋予的企业用人自主权利,亦是保障国家安全的必要举措,任何人皆无权干涉与剥夺。
对此,想必有人会问,难道就不可以对董明珠的观点发表批评和反对的意见吗?
本文的回答是:当然可以,但其前提是必须依法充分尊重格力的企业文化和用人自主权,秉持善意予以表达,而不能将自己的意志与要求强加于企业,更不能歪曲国家的法律法规,栽赃诬陷他人,对企业上纲上线,扣帽子、打棍子,冠冕堂皇地耍无赖。
第二根棍棒的混淆黑白:董明珠说海归派里有间谍,是对整个海归群体的侮辱和全盘否定。
呵呵,此棍棒稍有点欺骗性,但令人鄙视的却是一根此地无银三百两,断章取义,逻辑紊乱的搅屎棍,着实不知其究竟是语文理解能力太差劲还是做贼心虚了。
客观而论,在当今中美的激烈大博弈之际,我国反间谍斗争日益复杂严峻,国内各行各业皆有可能会有出卖国家利益,为美西方效力的间谍。
但是,国家安全部门的所有反间谍案件均毋庸置疑地显示:海归群体被境外势力策反为间谍,泄露并出卖国家机密的概率和案发率远远高于其他群体。
据此,董明珠在内部的高层会议上提醒参会人员:“海归派里有间谍”。并认为:海归派很优秀,但由于格力公司没有能力鉴别其中的间谍,所以只能保守的选择,在国内的高校培养自己的人才。
显然,董明珠只是言明海归派中有间谍,并未宣称所有海归派皆为间谍,亦坦言格力不具备鉴别间谍之能力,这难道不是真话吗?
况且,董明珠仅是在内部的高层会议上要求格力企业培养研发人员不用海归派,并未拒绝所有的海归人员入职格力企业工作,更未公开呼吁全社会不要用海归派,这又有何可指责之处的呢?
请问:究竟是什么逻辑会认定董明珠在内部的高层会议中关于“海归派里有间谍”之言,能够等同于向全社会公开宣称 “所有海归派都是间谍”?到底又是什么逻辑会认为董明珠为规避企业风险所作出的保守选择,是在侮辱和全盘否定海归派这个群体?
董明珠如此逻辑清晰,实事求是,谨慎防范,规避风险的真言实话,毋庸置疑,何错之有?究竟刺激到了反对派们的哪条神经?又戳痛到了反对派们的哪根软肋?
我们亦可毋庸置疑地断言:格力公司倘若真因间谍而蒙受到任何损失,那些反对派们必定不仅唯恐避之不及,两脚抹油,溜之大吉,还会幸灾乐祸地瞧热闹、说风凉话,绝不可能为格力公司承担任何责任。
因此,他们又有何资格对董明珠指指点点地道德绑架,并将其企业行为上升到政治层面横加指责,逼迫格力就范于他们的淫威,按他们的意志行事?
那些反对派们平时口口声声宣称要允许讲实话,讲真话,保障公民的言论自由,却大搞双重标准,无中生有地肆意炮制文字狱,对董明珠“海归派里有间谍”的一句真言实语惶恐不安,痛下狠手,究竟是在心虚惧怕什么?又到底是想刻意掩盖什么?到底意欲何为?
第三根棍棒的冠冕堂皇:董明珠之言是对钱学森、邓稼先等老一辈海归留学人才及其丰功伟绩的无视和否定。
呵呵,此棍棒看似冠冕堂皇,但令人不耻的却是一根盗名窃誉脸贴金,狐假虎威,欺世惑众的镴枪棍,着实不知其究竟是社会历史认知太紊乱还是虚伪矫情了。
众所周知,钱学森、邓稼先等老一辈海外留学科学家当年在祖国建设最艰难时期,秉持着无私奉献的崇高信念,毅然舍弃海外的优渥待遇,冲破西方的重重阻挠,回国隐姓埋名数十载,与家人断绝联系,拿着微薄的薪资,过着清苦贫寒的生活,忘我奉献、豁命报国,为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以及“两弹一星核潜艇“创立了不朽的赫赫功勋。即便是在核武器研制成功后,仅获国家的十元奖金,也一生无怨无悔。他们堪称中华民族的脊梁,是耸立在中国人民心中不朽的历史丰碑。
然而,在市场经济的肆意冲击下,当下的海归派可谓是鱼龙混杂、水货泛滥,除却少数确具真才实学,拥有卓越业绩、自愿回国创业报效祖国的精英人才外,大多数人皆为在国内考不上大学,于国外上了大学却又发展不顺、难以为继而被迫回国谋求工作,欲享祖国发展红利的求职者。
这些身披光鲜亮丽的外衣,打着回国效力之旗号,一心只图高高在上,做人上人,谋取高薪、入住豪宅、乘坐豪车,却华而不实,徒有虚名,高不成低不就的海归求职派,无论是思想三观、格局视野、专业能力、技术水平、情商修养,皆早己被我国新时代高校培养出来的优秀人才远远地抛诸了脑后。
请问:这般连目前国内高校培养出的人才都远远不如的海归求职群体,又怎能与钱学森、邓稼先等老一辈的海归奉献群体相提并论呢?那些反对派们如此混淆黑白,张冠李戴地为其贴上老一辈海归奉献群体的标签,简直就是对老一辈海归奉献群体的亵渎,他们不仅要向董明珠道歉,更要向全体中国人民及其老一辈海归奉献群体道歉。
至于那些指责董明珠不用海归派是缺乏国际视野,格局狭隘,会束缚和阻碍格力发展的反对派们,真可谓是不知天高地厚,滑天下之大稽。
请问:难道格力这艘乘风破浪的巨轮还用得着他们来充当教师爷指手画脚吗?烦请他们先掂量掂量自身到底有几斤几两再说吧。